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庐山疏港公路项目。白宇杰摄
近日,随着最后一段路面标线精准施划,由江西交投交工集团路桥工程公司建设的庐山疏港公路项目全面完工,标志着这条串联庐山市城区、港口码头与工业园区的“黄金通道”正式具备通车条件,将助力九江“货”力全开。
据介绍,庐山疏港公路项目是庐山市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关键工程,全长3.73公里,项目建成后,星子港区至工业园区的运输距离较原有路线缩短4.2公里。“以前从星子港区到工业园区,得绕远路,现在直接缩短了4公里多,我们货运车辆跑一趟能省不少时间。”景裕石材和闽磊石业负责人说道。这条公路一头连着鄱阳湖的码头,一头扎进工业园区,再延伸至城区,将完善庐山市“公路+水运”综合交通网络。
“鄱阳湖周边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光是挡墙工程就给我们出了不少难题。”项目技术负责人沈波林回忆起施工过程中的艰辛,颇有感慨。挡墙工程总长937米,总面积约3755平方米,涵盖了大型挡土墙和普通挡土墙两种类型,“尤其是10米高的扶壁式挡墙,地基得经得起考验,模板支设要够牢固,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更是一点不能马虎。”
为了攻克这些难点,沈波林带领团队反复优化方案,他说,我们通过实施地基特殊加固,精准控制承载力以杜绝沉降风险。同时针对挡墙施工,采取差异化策略——普通挡墙高效推进,大型挡墙严控安全质量。通过双线并行、紧密协同,最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针对地基是沙石土质、易受地下水影响的问题,团队在普通路床基础上增设了级配碎石垫层。在路面结构上,团队也做了“加法”——混凝土面板增厚4厘米,强度达到5MPa。“这相当于给路面加了层‘硬盔甲’,哪怕是重载货车反复碾压,也能扛得住。”沈波林说,“还有贫混凝土基层,设计把水泥剂量从常规的5%调整到10%,配比优化后,基层刚度提上来了,整个路面的承载能力跟着上了一个台阶。”这些技术升级像一套“组合拳”,让疏港公路在应对特重交通和复杂地质时更有底气。
同时,项目全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色走廊,全线布设的225套太阳能路灯。物机部部长周志文算了一笔账:“这些路灯配了600Wp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板和500Ah大容量蓄电池,白天储电、晚上自动亮灯,全年能节约用电约1.8万度,差不多是江西一户普通家庭5年的用电量!”从绿色植被到清洁能源,这条公路把生态理念刻进了每一段路基、每一盏灯里。
“这条3.73公里的公路,看似不长,却像一条纽带,把星子港区、工业园区和市区紧紧连在了一起,综合码头的货运效率至少能提升三成。”庐山疏港公路项目负责人林卫卫说道,庐山疏港公路项目全面完工后,将成为庐山市“通江达海”的开放窗口,让更多货物高效进出,让沿线产业活起来,让城乡联系更紧。(白宇杰)
蚂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